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375节

院子里的菜郁郁葱葱,每个角落都被打理的很干净,院子的一角还晒着一排衣服,还在滴着水,显然刚洗完挂上去不久。

梁振国过日子不是个邋里邋遢的人,哪怕苏舒没在家,他也是按照苏舒的习惯照顾着这个家和孩子。

“您怎么来了?”梁振国十分惊喜上前接过苏天荣和他助理手里的行李箱带着人往屋里去。

听到肖力说带了鱼来的,梁振国便应了句,“那中午就清蒸了。”

他也就会清蒸鱼,不是没尝试过做红烧鱼,但是每次做出来的红烧鱼鱼肉都被他煮烂糊了。

回农场这些时间,梁振国有空就会回家做饭,没空的话孩子就回去他单位和他一起吃饭,要么是去李长青家或者隔壁王婶家吃。

苏舒玩的好的朋友,家里做点什么好吃的都会喊上三个孩子。

苏天荣坐下以后梁振国就给几人泡茶,一边拿茶叶一边问苏天荣,“我媳妇儿在那边过的还习惯吗?”

“她有什么好不习惯的?”苏天荣摆摆手,“用不着操心她,她好得很。”

“老校长说,妈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她在哪里都会很优秀。”梁志超提及苏舒这个妈妈满脸骄傲,“同学知道妈妈去国外交流学习了,可佩服妈妈了。”

梁志超口里的这个校长自然是苏舒在农场任教时候的校长,因为这些年教育工作做的出色,所以现在调去了教育部任职。

农场这些年的变化是一年一年肉眼可见的。

得益于农场经济好,据今年春节后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农场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个属于远超同级别地区的数据。

要知道农场可是一个小县城,这个数据还是包括各个乡镇底下的所有适龄儿童。

大井集市之后农场这里又建了一个大井批发集市,各个生产队种的养的都有了销路,特别是火车站通车以后,批发集市更是热闹非凡,乡亲们口袋鼓起来了,再加上农场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到位,所以家里都把孩子送去上学了。

个别重男轻女的家长只送男孩不送女孩上学的,也会有妇联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劝说,这才有了农场如今的大好氛围。

说起农场这些年的变化梁振国脸上始终都是笑,这些年他虽然在京市上学,但是每年寒暑假那三个月他都回农场工作。

平日里农场有什么事情需要商量和决策的,褚国平也会发写信或者给他打电话,所以这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